《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2019-10-07 15:44来源:据说娱乐 分类: 电影收藏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这个国庆档,本该是《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三足鼎立的局面。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但出人意料的是,《攀登者》在还未上映时就遭遇了上千名网友的一星差评,而电影开始点映后,各路的负面评论也是接踵而来。

一时间,很多尚在观望,不知国庆究竟该看哪部影片的观众纷纷对《攀登者》避之不及。

最终的结果就是,《攀登者》的票房远远落后于另外两部作品,可以说口碑严重拖累了《攀登者》的票房。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但是《攀登者》真有这么差吗?其实不然,在众人唱衰的时候其实就不断有为影片叫屈的声音。

有人说觉得《攀登者》是国庆三部中最好看的一部,不知道为啥分数垫底。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有人说影片没有那么不堪,值得一看。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还有人说电影超出了预期。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而随着国庆假期接近尾声,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站出来为电影发生,《攀登者》的口碑开始呈现回暖之势。

为什么《攀登者》的票房会在此时回暖呢?

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

一、部分职业黑看票房大局已定,开始撤离

有吴京的地方就有“京黑”。

《战狼2》上映,他们嫌弃吴京卖爱国情;《流浪地球》上映,他们看也不看就大规模给一星差评;等到《攀登者》上映,就疯狂拿电影的导演和故事中的感情戏说事。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阻止路人观众走进影院支持电影,支持吴京。

但是前几次和吴京的正面交锋都以失败告终,让他们意识到了要改变策略,于是这回他们开始打着支持吴京,却嫌弃电影的名号,披着粉丝的皮,干着喷子的事,企图误导路人。

显然他们成功了,而现在国庆节即将结束,大家都要上班上学了,所以这些“京黑”们自然放下了警惕。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二、后知后觉“攀登者精神”所带来的感动

登山这个题材,一直以来都没人敢碰,一来是运动题材对普通观众而言有点乏味,二来则是因为登顶珠峰这件事在现在的观众看来可能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在看电影时,肯定会有人发出疑问:明明知道登顶有危险,为什么还要前赴后继地去送死?

时代不同,观念也不同,或许我们现在无法理解,但是在那个年代,祖国荣誉真的是高于一切的。

影片中陈松林为了助力队友登山,冻坏了一只脚。而他的原型人物屈银华在接受央视的访问时,曾说过:“我一双脚不值得什么,我一个无名小卒,用一双脚来换取珠峰的胜利,那是太值了。”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这种爱国精神或许第一时间无法被当代的观众理解,但是看完电影后细细品味,却会被那代人的真挚和勇敢所打动。

或许这也是影片后期的口碑回暖的原因——观众们终于回过味来,体会到了初看影片所没有体会到的情怀。

只能说《攀登者》真的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电影。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三、比起另外两部,《攀登者》更具现实意义

虽然《我和我的祖国》的情怀很燃,《中国机长》的剧情很刺激,但是如果要论电影的现实意义,还是非《攀登者》莫属。

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勇攀高峰,这种不怕危险,不断征服的精神被称为“攀登者精神”。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其实攀登者精神不止存在于几十年前的中国登山队队员的身上,现在的很多人同样具有攀登者精神。

像马云、刘强东、李彦宏等一批中国企业家身上就体现着攀登者精神,他们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一片空白的时候敢为人先,不断探索,即使曾经失败也不气馁,这正是影片中的攀登者精神。

攀登者精神不只存在于这些大企业家们的身上,同样存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当你在学业上遇到瓶颈,不断努力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其实也少不了攀登者精神。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60年前,中国登山队队员用“攀登者精神”为祖国争光,60年后,我们也在用这种精神支撑着这个国家。

看了《攀登者》,真的能给观影人以力量,去战胜生活中的珠峰。相信每一个有生活阅历的人,都会更喜欢这部电影。

《攀登者》口碑翻盘,它果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

如今《攀登者》的口碑正在翻盘,之前被网络舆论“劝退”的各位,不如亲自去影院看一看,或许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