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2019-07-21 21:00来源:据说娱乐 分类: 电视收藏

最近,「多谢款待」已经成了一句网络密语,每一位《人生一串2》的观众虽然彼此素未谋面,但是就在闷热的夏夜,像老友相聚一样,纷纷在屏幕前举杯相碰。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人生一串2》第一集结尾,糊屏的「多谢款待」

江湖路远,还好有缘相见,时隔一年,《人生一串》回归。镜头对准的还是夜色中的街摊老店。在这些烟火小巷落座,似乎才是懂得美食滋味的同道中人。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河南二旦家的烤鲶鱼、福建老宅院的蜜汁鸡翅、峨眉月牙山的烤五花……这当中没有一家现代化或者连锁的烧烤店,保留足够的市井烟火气,以及最自由放飞的野性。

不说哥儿几个在桌前的把酒言欢,互吹牛皮,即便再讲究斯文的人,在烤串面前,也难以抵挡扑鼻的诱惑。

片中也毫不吝惜画面,表现食客大快朵颐的时刻,撕咬着外酥里内肉汁横流的烤串。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在屏幕前云撸串的看官,在味觉、嗅觉都无法领会的时候,导演用视觉和听觉刺激大家这串儿的滋味是有多美妙。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虐啊


大量特写镜头展示烤串的制作过程,肉串在师傅面前上下翻飞,一手烤一百串的马庆海,他娴熟的手法本身也是一种美感。

横移、推拉连续的镜头变换,倾斜的角度,快速的视觉变化最大程度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不同食材、调料的形状、颜色也自带一种美感,孜然、辣椒粉末撒上去,或者细碎葱花的点缀,都是画龙点睛之笔。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而美食片另一个必杀技就是声音,烤肉时焦边的滋滋声,食客们发出的咀嚼声、赞叹声,都在刺激着观众唤醒味觉。

除了用于表现美食的自然音响,画面中的配乐也是呈现趣味的一个利器。比如第二集中,捕田鼠的韦氏兄弟,因为只捉到两只田鼠,索性决定暂停对烧烤摊的供应,哥俩就在田间直接烤起田鼠当做早餐,这时候配乐响起了《幽默曲》,明朗轻快,还有点反差萌。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再比如提到昆明夏大妈料理葱肠的老辣独到,画面在给出手部特写的时候,还配上了早前功夫片我们熟悉的高手过招前,活动筋骨时的音效。

听觉语言的运用不仅在美食的展现上,还用其他风趣、幽默的音响效果调动着观众的观看乐趣。食物拍得诱人,纪录片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大家一如既往地喜爱这个纪录片,并不是它在技术制作上多么精巧,而是牵起的一番真情。

人类结束茹毛饮血的时代,烧烤已经不再是让我们果腹的方式,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它是最平民化的美食,和酒楼中的精致佳肴相比,烧烤摊是大家最放肆自在的场所,不用端着,甚至不用正经。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有时候也「精神病」一下


千万别端着,也是纪录片最大的基调,选题上,是街边小巷这些草根类的烧烤摊,在节目呈现上,语言文本也是值得被称道的地方,比如捕捉到老板不经意间的妙语金句,烧鸽店老板自夸「我能读懂那只鸽子的灵魂」。最重要的,还是贯穿全片的总导演陈英杰的旁白。

告别学院派的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启用轻松诙谐的幽默梗,但如果又是网络段子的堆砌,就显得太低廉,删繁就简的尺度也并不那么容易。

文案根据不同地域,会有明显的地方梗,还记得第一季的调侃,「许多人绝对没吃过, 但谁都不能保证,广州人吃没吃过」。这一季提到东北沈阳的串儿店,就用了「剥蒜小妹儿」相当专业的地域称呼。

戏谑调侃比喻,怎么生动怎么来,比如在吉林伊通的一毛街,全是烧鸽店,干脆把这说成「透露出伊通人对多元化的鄙视」。还有让年轻人心领神会的内容,「在昆明烧烤这个复杂狂野的生态里,夏大妈套上围裙就像蝙蝠侠,去搭救那些午夜街头被饥饿裹挟的无助的人。」处处透着小幽默的气息。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总导演兼旁白 陈英杰


内容上并没有引经据典、博古论今的知识,在没有太多边框束缚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但没有滥于要「秀」出什么,还有点调皮鬼马。总导演陈英杰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但是这部纪录片本身也不需要用太干净的声音去修饰,这个真实的沧桑烟嗓才对味儿。

千万别高大上,干脆、直接、真实。纪录片文案和烧烤的气质完全相当,充满人情味。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如果把节目也看成制作一顿烧烤,那最后撒上调料的一刻,应该是片中每个店主的个人生活。而最忌讳的就是故事的料撒太多。大家心知肚明,人物主题也不外乎敬业、家庭、传承等等,而一旦讲多了,就容易走上煽情的路,所以,对于人物的交代,点到为止最好,最大的主角还是美食。

自《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美食几乎成了纪录片领域的一片红海。有按地域分的《老广的味道》《上海的味道》《川味》,还有按食材分的,《兰州牛肉面》《中国人的零食》,很多意在模仿《舌尖》,把人文历史都融入到美食之中,但大多品质平平。

有人愿意把《人生一串》看做国产的《深夜食堂》,虽然同为广受喜爱的美食剧,也都含有人生况味,但《人生一串》并不是那种每一集都圆满的治愈系故事,它和这些街头巷尾的烧烤一样,绝对说不上精致,最大的魅力还是得益于烧烤本身。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烧烤往往摊位不大,食物简单,甚至有些地方的做法就是抹一把粗盐,但它简直是一个收集民间故事的利器,深街小巷里,吃着烧烤,大声聊天,才流淌出最真实的感情。

纪录片同样避开了主题宏大的叙事,但这简单的烧烤意味着朋友、意味着青春,这些都是生活里重要的感人元素。棚子支起来的时候,也为所有食客搭起一个倾诉的平台。

而火与肉的狂欢,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只是各地不同的烧烤风格,哪里的烤串最好吃?如此一问,谁又服谁呢?这又牵扯起心里的一番乡愁。戳人泪点的不就是你逃课也要吃的烤五花,是你穿着睡衣在自家楼下嗦着的鸡爪子。


它不是拍得最好的美食纪录片,但绝对是最让我流口水的


交大峨眉校区同学们的据点

大概每所学校的后街都有这么一家店


它闹腾,它真实,甚至可以让食客产生一种依赖,记录了我们暂时的慰藉,可能是在宝藏小店里遇到吃货知己的心照不宣,也可能是一顿烧烤轻松地分隔开紧张的白天和惬意的夜晚。

《人生一串》提醒了大家,微不足道的我们也值得被记录、被款待。而无论食客还是观众,都在不经意的举杯相碰里,回忆自己喝过的最自在的酒。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