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2020-02-06 22:01来源:据说娱乐 分类: 八卦收藏

作者:Stephen Winer

译者:Issac

校对:奥涅金

来源:《标准收藏》

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人们向伟大的默片演员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们会说话吗?他们能根据对话的要求来调整自己已经形成的风格,同时让一直以来只是观看而无法闻声的观众信服吗?

然而,默片喜剧演员则面临一个不同的,可能也是更棘手的问题。他们是独创性的存在,在沉默中诞生并成长。他们飞过自己创造的世界,不受影响着我们其余人的共性法则的束缚。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查理·卓别林

声音只能使他们拥有现实的基础,而他们既不需要也不想要现实。困扰着小丑们的问题超出了「他们会说话吗?」的范畴,而变成了「他们为什么要说话?」

查理·卓别林的身体如芭蕾舞演员一般灵活,他用身体的每一个大幅度动作来表达自己所饰演的小流浪汉的情感。坚忍克己的巴斯特·基顿只需稍稍变换眼神,就能说出比大多数演员的独白更丰富的内容。还有「男孩儿」哈里·朗顿呢?他显然还不会说话。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巴斯特·基顿

在伟大的默片喜剧演员中,哈罗德·劳埃德似乎最出色地适应了向有声喜剧的转变。他创造了一个尽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的银幕角色。他没有超大号的服装,也没有油彩妆容——只有一副角边眼镜和偶尔戴的草帽。

他的幽默之处在于把一个可能在街上从我们身边走过的人,一步步带进一个充满不幸的世界。不需要进行重大的反思就能让这个家伙开口。他那轻微的、抑扬顿挫的声音似乎正好维持了他一贯的那种年轻人的幻想(他第一次说话时已经三十六岁了)。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哈罗德·劳埃德

但劳埃德向有声电影的转变可能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困难。当他在拍最后一部默片时,他决定重拍,让这部电影成为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但此时这部默片已经完成了拍摄。《不怕死》上映于1929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商业作品。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不怕死》(1929)

观众显然想听哈罗德讲话。但这部电影本身很糟糕,可以说是他全盛时期最糟糕的一部(好吧,你可能会与我争论——但我会说这件事已经结案了)。这部电影没有明显的结构和故事,也没有一流的笑料,劳埃德饰演一个深受喜爱的眼镜男,但这个角色的行为方式完全不讨人喜欢,甚至令人讨厌(为什么?!)。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不怕死》(1929)

《不怕死》中的哈罗德·劳埃德,与一年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飞毛腿》中的他判若两人。他的第二部有声电影《危险至上》(1930)也只是稍好一点,尽管片中出现了悬挂在建筑上的惊险镜头,十分新颖。这么做是意在提醒观众他们是多么喜爱他的经典作品《安全至下》(1923)。而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也惊人地一落千丈。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安全至下》(1923)

但艺术家哈罗德·劳埃德与银幕上的形象一样,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他要确保他的第三部有声电影《影疯》是他最好的作品。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他采用了他的几部经典默片——特别是《安全至下》和《新生》——中的预设来确定这部电影的结构。他又一次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家去追求他所选择的职业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他要去好莱坞当电影明星。就像在他之前的电影中一样,在坚韧和运气将他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现实,同时还收获了作为奖励的爱情之前,他一败涂地。但这一次,他对声音的完全有效地运用,让这部电影看起来既新鲜又现代,同时又让他一直以来的粉丝感到亲切熟悉。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劳埃德聘请了克莱德·布鲁克曼来执导,后者是一等一的喜剧演员,曾与劳埃德和巴斯特·基顿在他们许多伟大的电影中合作过。不幸的是,布鲁克曼是个酒鬼,根本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劳埃德最终自己导演了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同时就当帮忙,让布鲁克曼保留了导演的署名。

就像一同出演的康斯坦茨·卡明斯后来说的那样,劳埃德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准备好一场戏,然后「导演」会确保劳埃德的设想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赞扬劳埃德在他追求财富的摄影棚里用流畅而富有想象力的镜头捕捉到了不断变化的生活。特别让人难忘的是电影后段的摇臂镜头,画面首先展示了舞台周围的所有设备和活动,然后向下移动,又向前移动,直到我们完全进入这一场景。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影疯》中的喜剧段落是劳埃德自《飞毛腿》之后最精彩的戏。到达好莱坞后,哈罗德偶然发现了一部正在拍摄的电影,并被要求临时出演——任务很简单,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插科打诨中笨嘴笨舌。

后来,在一次试镜中,他也搞砸了,我们看到的不是当时发生的情况,而是向越来越愤怒的电影公司高管们展示的紧张场面。拍摄的每一「条」,都各自变成了一次插科打诨,随着片段的播放,画面和声音的速度加快,这样「笑」果更佳。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这部影片的亮点是劳埃德再次转向过去寻找灵感。也许《新生》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哈罗德穿着一套裁缝只来得及粗略缝制的衣服在跳舞。这里的笑点源于哈罗德不顾一切地试图把自己的衣服碎片粘在身上。

在《影疯》里的一次舞会上,哈罗德不小心把自己的外套和魔术师的换了(这是一部喜剧。随它去吧)。当哈罗德不断地从外套中拉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些还是活物时,笑声越来越大。尽管在《危险至上》中,声音的加入破坏了惊险镜头(街道上的噪音和哈罗德的呼救声使它太过真实,令人不舒服),但声音在这里的确起了作用。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片中几乎没有对话,但舞曲和其他客人越来越大声的声音反应填补了配乐的空白。从本质上讲,劳埃德创造了一种仿佛本来就有声音的默片喜剧套路。这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布鲁克曼肯定是与之纠缠不清,他在两部不同的电影里都剽窃并重新使用了这部电影,其中一部是短片《三个臭皮匠》,结果劳埃德起诉了他。劳埃德最终赢了,尽管赔偿金额比他要求的少得多。)

但劳埃德知道,要拍一部最佳有声片,他需要的远远不只是笑料场面。他需要说些什么,需要说听众可能会真正喜欢听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他在早期的对话中使用过的那种简单的闲聊。所以他跨过他平常合作的笑料写手,在演职员名单上增加了两个有趣的名字。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阿格尼丝·克里斯蒂娜·约翰斯顿是第一批在默片中担任重要编剧的女性之一。虽然不像弗朗西丝·玛丽恩和安尼塔·卢斯那样出名,但她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她的作品包括玛丽·碧克馥的经典作品《长腿叔叔》(1919)和玛丽恩·戴维斯的两部最伟大的电影《小可爱》和《戏子人生》(皆上映于1928年)。在40年代,她继续创作出了成功的作品,包括多部安迪·哈迪的电影。《影疯》给了她故事作者的署名。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戏子人生》(1932)

但是剧本和对白的唯一署名要归文森特·劳伦斯。他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位成功的百老汇剧作家,影评人乔治·让·内森称他为「美国最伟大的轻喜剧作家」,他是好莱坞在有声电影到来之际所寻找的那类编剧。

他在好莱坞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创作了各种各样的剧本,从戴米尔的《埃及艳后》(1934)到卡洛·朗白的喜剧《两情相悦》(1935)。(劳伦斯是小说家詹姆斯·M·凯恩的好朋友;正是他,在凯恩的出版商拒绝给他的第一部小说起名为《Bar-B-Que》之后,提出了另一种选择——《邮差总按两次铃》。)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两情相悦》(1935)

可以有把握地说,劳伦斯和约翰逊的某种组合导致了《影疯》的诞生,这部电影至今仍让观众感到新鲜。在劳埃德之前的电影中,就像他同时代的大多数喜剧作品一样,「女孩」主要是为了给主人公一个奋斗的目标,并通过爱上他来验证这个角色。尽管她可能很有吸引力,但她很难被称为立体的人物。但是《影疯》中的「女孩」不是女孩,而是一个女人,一个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女人。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那个女人是由前面提到的康斯坦茨·卡明斯扮演的。卡明斯是一位在舞台和电影方面很有天赋的女演员,她的演艺生涯很长,并获得了无数赞誉和多个奖项,其中包括1979年因出演亚瑟·科皮的《翅膀》(暂译,Wings)而获得的托尼奖。

扮演金发电影女演员玛丽·西尔斯的卡明斯一开始被哈罗德吓到了,然后就被他吸引住了。但当她意识到哈罗德认不出她正在摄影棚里扮演的黑发角色时,她决定戏弄挑逗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折磨他,她企图在穿着戏服的时候诱惑哈罗德,然后在她穿着便服时又指责他对其不忠。

再看一遍,我发现自己在想,在普雷斯顿·斯特奇斯的《淑女伊芙》(1941)中,行骗高手芭芭拉·斯坦威克是如何折磨性情温和的研究蛇的专家亨利·方达的。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淑女伊芙》(1941)

我不是暗示两者直接相关,但斯特奇斯是劳埃德的粉丝,喜欢他到为他编写、导演了《疯狂的星期三》(1947),我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劳埃德说着斯特奇斯写的台词,比如「对于任何一个刚在亚马逊待了一年的人来说,你都是一个有趣的女孩。」

在电影接近尾声时,当玛丽揭开面具时,她对哈罗德说的话,几乎和《新生》中乔拜娜·劳斯顿对他说的话一模一样,她建议他「做自己」。但是哈罗德在《影疯》中就是他自己!实际上是玛丽没有在做自己!玛丽反复无常的行为似乎是她个性的直接表现。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影疯》(1932)

人们甚至会想,哈罗德应该和她在一起,还是逃到山里去!不管你怎么看她,玛丽在《影疯》中显然是在尽自己的力推动着情节发展。这种令人信服的关系在劳埃德的电影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他的喜剧同行的作品中,我想不出有什么能与之相比。

通过将这些生动的现代对话场景与经典的视觉喜剧相结合,哈罗德·劳埃德终于使一部有声电影达到了最佳的无声效果。在《影疯》的大团圆结局中,哈罗德与公司签约,成为了新的喜剧明星。


劳埃德这个默片喜剧大师,不在卓别林之下

这部电影在生活中也有一个快乐的结局,口碑、票房双丰收。在未来的几年里,劳埃德的有声作品的可变性和他的经典默片一贯的乐趣会使《影疯》成为被遗忘的电影。但在1932年的那个时候,这是一次胜利。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又一次进球得分。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