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生活法则:如果让所有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
最近,老徐又带着她的新电影回来了,
依旧带着她的男主角黄立行。
枪战、飙车、肉搏、爆破…
这次老徐的新电影,有些不太一样。
抛掉“文艺”的铠甲,首次尝试警匪动作片,
文艺女导演拍这么“汉子”的电影?
但其实她一直是个活得超酷的人呢!
说起徐静蕾,王朔是这样评价她的,
“在我们北京这儿,50年代的杰出代表是刘索拉,
又能写字又能写曲儿;
60年代是王菲,70年代我希望是徐静蕾,
如果她做的好的话,80年代我还没看出谁有价值。
她其实是个万金油。”
如今看看徐静蕾,
她也真的没辜负王朔的这番话。
你完全不能用简单的“女明星”或“演员”一词
来简单概括她,
拍电影、当老师、办杂志、开电影公司、
写字儿写进方正书法库…
现在,老徐这个“万金油”做的也是名副其实。
除了拍电影之外,其他时间几乎是隐身状态,
想工作就工作,没兴趣就消失去享受生活,
走了和其他女明星完全相左的套路。
作为偶像剧的开山女主角
明明可以当青春偶像,却偏偏用才华
▼
你看,现在满屏的IP大剧和青春偶像剧,
可能许多年纪不大的朋友都不太知道,
在黄金年代的台湾偶像剧还没席卷我们时候,
98年那部《将爱情进行到底》才是那会儿年轻人们
真正的“恋爱启蒙手册”。
没有过多的修饰、太over服装和各种颜色的滤镜,
那个梳着双马尾、女学生模样的姑娘,
就是当时最可人的样子。
那时候的《将爱》实在是太显眼了,
不仅开了国产青春偶像剧这座“大山”,
还把许多优秀的演员、音乐人推到了观众的眼前,
比如谢雨欣、王学兵、廖凡等等…
作为女主角的徐静蕾放在今天也就是“爆红”吧,
本来可以按照青春偶像的路子一路发展下去,
可之后,她却没有只专注在“青春”两字上。
她作为演员的成就就不用过多赘述了,
华表、百花、金鸡,她都拿了个遍,
但她的有才,还不止于此。
04年她尝试自编自导自演的两部大戏,
《我和爸爸》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都拿奖无数,获得很多鲜花与掌声,
让人们开始更多地直视她在演员之外的光芒。
对于她“意义非凡”的《杜拉拉升职记》,
不仅让她成为大陆首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
影片中的服装、造型都相当用心,
堪称当年的一本“时尚指南”,
当时O姐身边的不少姑娘,
都特别向往能成为“杜拉拉式”的office lady。
15年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极具时代气息,浪漫又怀旧,
文艺与商业之间的平衡她都拿捏得特别好,
每部戏都带有独特的“徐静蕾标签”。
最新的电影《绑架者》,
大家都说女导演拍这个戏挺“硬的”,
但她说,没想那么多,
看到剧本,自己喜欢就拍了。
对于拍电影,她说,
“我拍的每一部影片都代表了自己的一段人生,
无论是最开始拍作者电影,还是后来拍商业电影,
拿到什么样的剧本都是缘分。”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片子,她都听从自己的内心,
认真去做。
正如鲁豫所说,
“不管她拍的电影你喜欢不喜欢,
认可不认可,但是没有人会说她的电影特业余、
不专业,几乎每一部戏都是很精致的,
是有诚意的,这点我觉得已经难能可贵了。”
肆意洒脱又“有意思”
这个女明星活得特别酷
▼
老徐的“才”,还不仅仅停留在拍戏事业上…
如果你去翻翻她的微博,你甚至觉得她并不像是个
我们认知里、闪耀着光华的女明星。
你看到的她,
更多的像是我们身边的那种文艺女孩儿,
忙着自己的小爱好,分享自己爱的电影和书,
旅旅行,并且想吃就吃。
遍地都是那种生活化的洒脱肆意,
只有偶尔的工作照,提醒着你哦原来她是个明星呀。
先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爱好。
做手工串珠,
这一点在女明星的爱好里也太特别了吧~
在O姐的记忆里,串珠这个事情太费时间了,
女明星都得去忙着当空中飞人,
似乎没有几个人爱倒腾这个。
但是老徐对于串珠确是真的特别喜欢的,
还曾经去泰国在机场因为买了太多串珠材料和工具,
还被海关怀疑是倒卖珠子的商贩。
作品也是蛮多的。
看“串珠达人”老徐的自我修养,
连出差工作也要打包一份这么专业的工具包。
当然她对于手工这个爱好,
如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串珠,
停不下来的她还不断开发着自己的新技能。
比如新迷上的软陶制作。
再比如已经从串珠“转行”的裁缝·徐,
看着一摊专业的装备,
O姐发现老徐做啥都是有模有样。
关于老徐酷爱手工这件事儿,她曾经讲过一个段子。
“一百多个链子包、帆布包、毡子小钱包,
几百个小首饰,都运回北京摆在一个长桌子上。
她的这些包包,好朋友舒淇也挺爱的,
直接背去了发布会。
如果你要说,
“嘿你干嘛做这些看上去不怎么样的东西啊,
真不理解你。”
她会回答你,
“如果让所有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啊~”
在她眼里,自己开心、喜欢就好,
别人的眼光?不重要。
写书法,是她早就被大家熟知的一大爱好,
没事儿就软笔涂鸦,
相信此刻看文的你,
电脑里应该也存着一个“方正静蕾字体”吧~
作为一个“有主意”的酷女孩,
别人都在牟着劲儿撕番位、提高曝光率、争代言,
生怕稍微停下来,就会一不留神儿地
被更新迅猛的娱乐圈“拍在沙滩上”,
她却丝毫不在意,甩甩衣袖就去旅行。
她的假期总是兴之所至,
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就让自己做一阵儿游民,
享受享受生活,过一段儿“隐居”的逍遥日子,
顺道儿也给员工一个“全宇宙都羡慕的”两年带薪休假。
可最难得的是,不管她“失踪”多久,
江湖上却始终都有她的传说,
消失好久,回来继续拍电影还能大卖。
她一直说不爱叫自己“女明星”,
更愿意称自己为“手艺人”,
拍电影、做手工、写书法…都真材实料靠本事。
从不被工作所绑架,不任何事物的奴隶,
不随波逐流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或许,才是老徐活的特别酷的原因吧。
幸福≠婚姻
自己才是人生幸福与否的那把尺
▼
徐静蕾的“酷”仿佛深入她骨髓,
也许是有才的姑娘思想上都特别独立有安全感吧,
老徐对于人生,也有自己的一套路数。
作为(知名的)不婚主义者,
她从不认为幸福的标准取决于是否结婚。
采访徐静蕾,
“结不结婚”似乎是个永远逃不掉的话题。
可就算也曾迎面“被逼婚、生子”等问题,
倔强如她,自认“怪胎”,
也始终认为在自己的世界里,
幸福>婚姻。
近日,在参加《朗读者》后的采访中,
她依旧说,
“我觉得现在挺好的,可以说一百分,一切都挺好。
也不会因为结婚就一百二十分。”
但你要说不结婚的她不幸福?
从亦师亦友的王朔,
到真真假假的张亚东、黄觉、韩寒,
再到如今那个“对的人”黄立行,
她可从来没有缺少过爱情呢。
只不过,在她看来,
幸福与否全然都不靠那一纸婚书罢了。
对于“分手后能不能做朋友”这种终极恋爱问题,
语出惊人抛出
“我和我所有前任都是很好的朋友”,
甚至直言有个20年来几乎每天通电话的前任,
并且现任男朋友也丝毫不介意。
对于感情,她一向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和方式,
完全不迎合别人的眼光和约定俗成的观念。
正如老徐所说,她觉得结婚并不会让她更幸福,
又何必去做这件事呢?
结不结婚只是个人选择,
没有绝对的标准,
唯一衡量的那把尺或许只是自己觉得是否真的幸福吧。
七年之久,她终于说出
“对的人,就是让你变得更好的人”
▼
前面说过,
《杜拉拉》这部戏对于徐静蕾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因为她就此结识了她的“现任先生”黄立行。
当时,似真似假的绯闻传的有一搭没一搭,
也是让网友们雾里看花。
当“杜拉拉和王伟”的绯闻快要被大家遗忘的时候,
两人又合作了《亲密敌人》,再战情侣档,
大家的八卦之魂再次燃烧,
恋情从此也一传就传了好多年。
从前提起徐静蕾的恋情,多半都和王朔连在一起,
几部戏下来,却总和黄立行三个字分不开了。
可通常被问到恋情,
低调的他俩多数都是或沉默或转移话题,
反正就一个态度,不回应你。
相比老徐,黄立行更是低调得可以,
近年来,你甚至根本看不到他的动态。
在“神隐”这方面,他和老徐还真是天生一对,
他多半进入公众视线
还都是跟老徐的新电影有关。
这不,在新电影《绑架者》中,
他又带着一身超赞的肌肉回来了,
这哪里像是个43岁的中年男人呢?
直到近几年来,老徐他俩才开始默默认了爱,
也开始在公开谈论彼此。
去年圣诞节,老徐在ins上发了一张粉色蛋糕,
附言“7又4分之1年”,又在微博上写下“爱是时间”。
原来他们已经静静爱了七年的时间,
算算日子,差不多就是《杜拉拉》时期。
最近,她在微博上回忆当年挑演员时的情景,
一半超级丑、一半超级帅,
但喜欢他冷冷的性感,所以还是挑了他。
这句话到现在再看,
“杜拉拉”还真是选对了她的“王伟”。
爱的低调的他俩,最让人心生艳羡的莫过一句
“我们五年没红过脸更没吵过架。”
要问为啥人家感情能这么好?
这份难得的美好源于一份独立而又成熟的爱情。
老徐做客《金星秀》时透露,
爱情保鲜剂就是彼此相互尊重,
从不试图改变对方。
聊到与黄立行相恋七年的感悟,
徐静蕾称对方像是给自己心灵的一剂良药,
最吸引自己的就是黄立行的性格。
“他做事原则分明,从来都不纠结,
心态也从不着急焦虑。”
当你遇到一个对的人,
那种match的感觉,会让彼此变得更好。
如今,已经43岁的徐静蕾活的自由又任性,
事业、爱情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享受。
她说,人生最有趣的莫过于,
总体可知,细节未知。
只要思想独立,内心强大,
按照自己的步调不疾不徐的走,
在未知的未来,总能活出可爱动人的模样。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