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2018-07-10 06:38来源:据说娱乐 分类: 电影收藏

毋庸置疑,《我不是药神》是中国近10年来最伟大的一部电影,点映刚出来,豆瓣评分就达到了9分,超过8万人给了这部电影五星。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把建国近70年来所有华语电影都算在内,能上9分的加起来也不到10部。《霸王别姬》9.5分,《无间道》9.1分,16年之后才又有9分的《我不是药神》。

这么多年来,那些茫茫如海的华语电影,不是不够好,但都欠点火候,不是技术上的火候,而是洞穿人世的火候。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这一次《我不是药神》,只用了徐峥一个名演员,来讲了一个太过真实的题材,戳中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心。因为电影讲的事,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电影传达的渴望,是每个人都根植心底的渴望。

尤其是王传君、章宇还有许多不知名群众演员演的那群慢粒白血病患者群像,真的动人。虽然他们被疾病折磨得憔悴不堪一贫如洗,但总还是保持着对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乐观。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老吕买不起正版的高价药就想方设法去找便宜的印度仿制药,所以才认识了卖印度神油的程勇。虽然生病一度让他绝望,但为了刚出生的孩子还是要尽力活下去。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黄毛得了病不愿意连累家人,只身来到上海漂泊。自身难保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同屋的病友,最后还舍身保护了程勇。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还有那个站在警察面前的老奶奶,当她流着泪说,“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影院里的观众都泪流成河。

“谁家还没个病人?”这句诘问,触到了每个人的痛点,避无可避。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我不是药神》用一种幽默而又辛辣的方式,逼得你必须去正视这个问题。因为有了这部电影,才令大部分幸存的健康的人,可以与那些不幸的患病的人,紧紧地站在一起。

也不是全然没有遗憾。

《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初,很多人都发现这故事梗概很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其实两部电影都是根据真人事件改编而来,不存在谁“抄袭”了谁。”

只是徐峥演的“程勇”,跟2015年沸沸扬扬的“陆勇案”里的原型,是有所不同的。现实生活里,陆勇自己也是一个身患慢粒白血病的患者,给病友代购印度药也是出于无偿帮助。但电影里的程勇,是一个健康的人,一开始他只是为了赚钱才答应帮患者代购药物。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导演文牧野解释改动这个人物的原因是,希望表现出更漂亮的人物弧光(角色在电影中的成长轨迹),眼见程勇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平民英雄,“普通人离观众更近,更有代入感,冲突也更大”。

这样的转变,与《辛德勒的名单》里的人物弧光很类似。男主角一开始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辛德勒一开始雇佣犹太人只是为了节约成本,而程勇一开始答应帮忙代购印度药,也是为了赚钱给父亲做手术。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为了顺利拍出《辛德勒的名单》,斯皮尔伯格先后找了不下三个编剧,《走出非洲》的编剧科特·路德特克完成剧本第二稿,但因为无法理解辛德勒的内心转变最终放弃改编。

假借创办军工厂为名,保护近千名犹太人;故意生产不合格弹壳阻碍战争发展;在亏损的状态下仍出资保障工厂工人的生活,处处都表明,辛德勒都不再是从前那个投机取巧的商人。

观众能接受辛德勒的转变,是因为视线跟着辛德勒一起一次次目睹了德军对犹太人残酷的大屠杀,成千上百的犹太人倒在了血泊中。那个在集中营黑白人群中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就像一根隐隐的风筝线,牵动着人心。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犹太人送给辛德勒的那枚戒指内,用希伯来文写着,““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整个世界。”

换句话说,辛德勒的改变,并不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是由观众冥冥之中的期望完成的,那始终坚持正义的人心,正是操纵辛德勒变化的上帝之手。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而程勇的转变就来得比较陡了。

当初他因为害怕被当做卖假药的抓起来,主动提出解散卖药小分队。这时候他并没有顾忌其他病人的死活,还对着满脸堆笑的老吕吼了一个“滚”字。从这里可以看出,程勇与病人们的情谊,并没有超越一般朋友的关系。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程勇开了纺织厂当上了老板以后,也再没有跟这些病人有来往。直到老吕妻子的出现,令程勇不得不再次去探望老吕。老吕自杀之后,程勇突然就良心发现,决定以原价帮这些病人代购药物,自己不但要亏钱还要承担风险。

辛德勒不救犹太人,犹太人是必死无疑。但程勇不再帮忙代购药物,与病人的死亡,就现实而言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比如即使程勇不去拿货,病人家属还是应该有其他渠道可以从印度药房买到低价药,只是电影让程勇成为了唯一的“救世主”。)

程勇上有病在床上的老父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不愿铤而走险去买药,也能理解。但在黄毛这样的病人眼中,他就成了一个自私的人,成为了一个懦夫。把病人去世的责任,全都推给程勇,进而推动他成为一个牺牲自己的英雄,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当然,我也知道,导演是有意把“程勇”这个角色塑造成英雄的,这样才会有后来病人们十里长街送警车的催泪画面。文牧野觉得徐峥的“演员光环”,可以让大家顺利接受这个人物的转变。

文牧野确实猜中了观众的心理。徐峥一直都是很受欢迎的国民喜剧演员,他那喜剧式的夸张表演,可以冲淡故事背后的沉重思辨。而一部轻松的商业励志片,也肯定比一部丧气的写实纪录片,要好看得多,也要容易接受得多。文牧野自己都说,“如果《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中国放,电影院里可能基本上20分钟人就走没了。”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这么做,确实很聪明,但也正是由于这种聪明,削减了影片本可以有的那种来源于真实的朴拙力量。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的男主角Ron,一开始也只是为了自己活下去而去奋力找药,才把美国FDA的违禁药物偷偷带入境。身为牛仔直男的他,会慢慢接受“娘娘腔”的同伴,也是因为抵抗不住寂寞与正常人的孤立。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看过史铁生的书,就会知道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疾病当中,心态是不可能永远都阳光向上的。药神里积极求生且始终保持人性良善的病人,大多都只是人们心里希望的投射,但真正的病人是达拉斯所呈现的,他们在病痛中挣扎,与自己的阴暗心理搏斗,这种真实的冲击,才是最深刻的打动。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最后,Ron的人生快要燃尽的时候,他说出了那句话,““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在为没可能活过的另一个人生去奋斗,我希望它能有点意义。”一个被医生宣布只能活30天的人,最后挣扎着活了2500多天。从他的身上,你能清晰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如何与病痛搏斗,如何与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搏斗,如何与命运搏斗。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而《我不是药神》简化了所有矛盾,把陆勇案改写成了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故事。《我不是药神》里唯一一个反面角色,就是那个西装油头的药企发言人。他在朴实的人民群众之中显得相当刺眼。

有一个细节是,周一围演的警察,用擦着红药水的手跟他握手之后,他有点嫌恶地擦了去手上沾染的药水。这个细节把药企影射成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冷血的资本家。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但是这种简单形象的凝缩,对研发新药的药企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一个新药的研发成本并不单单只是这一个药的成本,还要包括其他所有的之前研发失败以及之后可能研发失败的新药的成本。药企要不断发展,要不断扩张,也就必须保证自己在专利权过期前的高利润。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而程勇,被强行安排成了一个英雄。面对现实,他是无力的。他顺从地认罪了,伏法了。坐在警车上的他像个圣人,却不像个人,因为他连为自己争取正当权利的欲望都牺牲了。

比起那些高大全的角色,我倒是更喜欢王砚辉演的假药贩子。他会在宣讲会上穿着白大褂道貌岸然地骗病人的钱,也会在被捕之后意气用事,不愿意供出程勇,在审讯室发出了荒谬的大笑。他的心中有贪婪的欲望,也有朴素的道德。这种复杂的交织,才往往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人。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电影里的神来之笔是,徐峥再次去印度买药的时候,走过一条烟雾弥漫的街道。在茫茫的白雾中,他看到了代表毁灭与重生的湿婆与迦梨神像,慢慢从身边过去。此刻的他,还不知道老吕已经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Ron走进实验室时,看到了满屋子破茧而出的的蝴蝶,而这之前,他的同伴Ray默默地在黑暗中死去了。Ron闭上眼,张开了双臂,拥抱那些蝴蝶,就像是拥抱着一生都渴望成为漂亮女人的Ray。

也说说《我不是药神》的一点遗憾

两幕画面重叠,就像一个共振。无论你是健康的人,或者是生病的人,无论你是异性恋,或者同性恋,每个人对生的渴望,对生的尊严都是相同的。

《我不是药神》值得所有的赞美,但我总希望,每个人都不必成为程勇。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