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全程高虐的国产剧,看一集缓两天
快年底了,这一年给你印象最深的国产片,是哪一部?
想必很多人,都会回答——《我不是药神》。
这部暑期凭着30亿的票房,雄霸了暑期档。
今年全年票房排行中,它也排到了第二。
电影里的天价药的原型——格列卫,一度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瑞士诺华制药,是片中最大反派。
不顾患者经济条件,一盒救命药被售出万元天价。
按照重量来卖,一克药相当于一克黄金的价格。
有些患者一天要吃4颗药,也就是800块钱。
一般家庭,哪生得起这种白血病?
这几天,江苏一药企的格列卫替代药中标,中标价格623.82元/盒。
格列卫专利到期5年后,人们终于等来了便宜药。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
即使市面上所有天价药专利到期,各种绝症都有了对应的便宜药,那我们就生得起病了吗?
用脚指头想想,都是不可能的。
生老病死四个字很重,但论贵,病这个字肯定是最贵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纪录片,讲的就是病——
《人间世》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被2万多人打出了9.6的高分。
基本,算得上无一差评。
毒药君觉得这片子,每个成年人都需要看看。
有时候,我们需要睁大眼睛,看看这个世界为我们挖的陷阱。
故事的地点,是上海的瑞金医院,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还原了一个世间百态。
医疗纪录片的属性,让这片天然性的充满对医生的赞美。
首先,他们技术超神。
看,这个缝合血管的手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快进了。
再者,他们敬业。
急病、重症病人多了,常常是2、3天不睡觉连轴转。
医疗片,总是会落脚在医生的仁心仁术上。
但是,《人间世》的不同是,它非常真实,真实到几乎到了什么都敢拍的地步。
手术镜头不打码,人体器官直接播放出来。
被摘除的病变肝脏,被扔到器具台一边。
镜头,还给了大大一个特写。
即将被移植的心脏,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脏器上的脂肪、血管清晰可见。
对于观众,这些场面可能过于血腥,令人不适。
但对于医生来说,这些被捐赠的器官却代表着温润、圣洁,它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
器官移植,是最昂贵的手术之一。
它和癌症一样,是一台24小时连续发动的榨血机器。
家里一个人得了这病,好则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坏则卖房卖车,家破人亡。
而27岁的小伙子王建辉,把两种病都得上了——
他的心脏右心房,长了恶性肿瘤,心脏癌。
病到绝处,竟然可以如此之绝。
医院诊断,王建辉的病,除了心脏移植别无他法。
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陷入深渊。
心脏移植手术,向来是器官移植手术中最复杂的,而且生存率很低。
即使全球已经有了上万例移植先例,但据数据,心脏移植后总的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4%、71.9%、65.2%和45.8%。
接受了心脏移植的人,大多会在10年内去世。
王建辉的病,还要考虑术后癌细胞转移的问题。
母亲听了这个消息,当即崩溃了。
王建辉一家都是务农为生,没钱。
听到这个消息,他们没底气说——倾家荡产,儿子一定要救。
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自家真的砸锅卖铁了,也换不来多少钱。
他们决定让病人自己决定是否手术。
27岁的王建辉,也没有底气说要手术。
他知道家里的情况,是很难支撑昂贵的医疗费用。
但正值壮年的小伙子,没谁不想活下去的,于是他决定用一种古老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抛硬币。
正面朝上,接受手术,反之,就不手术了。
王建辉抛了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神都在护佑他。
手术之前,母亲不敢签同意手术的字。
哥哥这时候站了出来,承担了一家之主的责任,他笃定地签了字,便离开了医院——他要去四处筹钱了。
同时,医院里也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手术的流程。
心脏,在体外的活性时间只有5个小时。
从取下,到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运输时间争分夺秒。
一边,医生需要不断确定心脏到达时间,确定开胸时机。
另一边,运输心脏的医生一路上疯狂闯红灯,罚款数蹭蹭往上涨——
为了不出岔子,他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就去接心脏了。
这次的心脏手术,是主刀医生赵强职业生涯中遇到最复杂的例子。
因为恶性肿瘤的原因,心脏移植需要预留很长一段主动脉。
这样,大大加大了手术的难度。
整个移植手术的时间,被延长了一倍,有些连轴转的医生,直接累瘫。
而主刀医生宣布手术成功的那一刻,已经是深夜凌晨了。
赵强医生的裤子上,已经被汗液浸湿。
护士长后来才给摄制组透露,其实赵强医生也是一名病人。
他刚做完手术,连院都还没出。
但是心脏移植手术的特殊性,他必须亲手操刀才安心。
深夜的医院盥洗间,赵强医生洗了一把脸,他疲惫又兴奋地对着镜头说——
我们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
医生们的挑战告一段落,但是王建辉的慢慢前路,还充满了各种未知。
心脏排异,会不会很严重?
癌细胞,会不会转移?
还有,一大笔后期治疗费用,该怎么办?
王建辉的哥哥站在无菌病房前,看着弟弟的脸,一方面他为弟弟手术成功感到欣慰。
一方面,他又忍不住焦虑,落泪。
钱,该怎么办?
《我不是药神》里面,将绝症病人看不起病的原因推给了药厂,这个思路虽然让电影通过了审查,但也让评论界,观众们中出现一种声音——
大概不是因为药厂,病人才看不起病的。
制药厂前期研发药物,都是花了天价的,这个要算在成本里的。
在商言商,制药厂不可能只赚吆喝,免费甚至亏本去研发药物的。
电影中药厂的原型,诺华制药及其前身,曾29次荣获药物界诺贝尔奖——盖伦奖,其中格列卫占了10次。
它们对医药界的研发贡献,是巨大的。
而诺华制药这个公司,也被连续《财富》杂志连续三年评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制药公司。
而且,还是首位。
血腥药厂受尊重?为啥?
诺华制药通过援助项目,在80多个国家,为5万名白血病人提供了免费的格列卫。
仅仅在中国,诺华通过“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免费发放的格列卫,按市场价格,就超过了143.91亿人民币(2003年到2013年)。
电影大概知道指责药厂这个思路,会引起争议。
最后,让看不起病的根源,用假药贩子张长林的嘴说了出来——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生了大病,去了医院,你才能真的感觉到人生冷暖。
因为,慈悲、善心、奉献、坚毅、软弱、卑劣、自私、贫穷,到了医院都会现形。
根据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肝癌和胃癌三大疾病排名居首,治疗费用平均30—60万元。
对于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算得上灭顶之灾。
《人间世》里的王建辉,出生在浙江农村。
在人们印象里,这儿是一个富裕的沿海城市。
但是,2017年的时候,浙江发布过一组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调查,这里的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在2万5左右。
不是一个月的,是一年的。
换句话说,每个人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刚过2000元。
这样的家庭,怎么去负担几十万之巨的重病治疗?
成年人,都需要明白自己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里,而抵御风险,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必须功课。
而抵御风险,说白了就是保财、保命。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家庭理财的建议,32221原则,4321原则,双十定律,说白了,也是这两件事。
保财——储蓄投资跑赢通货膨胀,甚至做到略有盈余。
保命——保险。
中国家庭的风险意识一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财保命的招数,他们都使不上,没有别的,只是因为穷。
投资这块,以后毒药君有机会再给大家说,今天,只给大家说下保命。
首先是抗癌疫苗。
今年9月份,上海初代网红沈丽君自杀。
原因是老公出轨,自身患癌。
沈丽君患上的癌症,是宫颈癌。
这种癌症,是为数不多找到致病原因的癌症——hpv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
这种病毒,是通过性传播的。
性伙伴越多的男性,越有可能感染这种病毒。
但携带病毒的男性发病率极低,但是女性却高多了,宫颈癌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感染了hpv病毒。
渣男,真的会害命啊。
可能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准确识别出渣男。
但是,这种癌症完全可以通过接种hpv疫苗来免疫。
9价hpv疫苗,可以预防9成以上的宫颈癌。
尖锐湿疣等生殖疾病,也包含在内。
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免费接种,算是全民防疫项目。
但是,这种疫苗在国外上市了将近十年,国内近年才上市,很多女性都错过了黄金的接种期——
要是沈丽君十年前接种了疫苗,现在也会多条路走。
此外,国内老百姓对抗癌疫苗的了解也不够。
之前,毒药君去三线城市的疾控知心询问hpv疫苗到货情况,医生一脸懵逼看着毒药君,以致毒药君一度以为自己嘴瓢说成hiv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很多城市,特别是小地方,普遍对抗癌疫苗没什么意识。
另外,中国居民对商业医疗保险的投入,相当低。
之前,毒药君看到融360的一组数据——
你不能想象到,这社会上有多少人是在裸奔。
15%的人,不仅没有商保,连社保都没有。
要知道,在发达国家,一个人拥有5,6份商业保险是非常正常的事儿。
一个家庭,起码每年在要在商业保险(重疾险、医疗险等)上投入,一定要占年收入的10%。
无论你找多么牛逼的理财规划师,他给你的建议中,一定会有这一条。
当然,说到医疗商保这一块,又是一个大话题了。
返还型,消费性,还有现在国内新兴的互助保险,每一个拎出来都可以单独成篇,毒药君就不多分析了。
说多了,好像我是卖保险的。
这里,只希望大家能更成熟地对待自己、家庭成员人生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愿好人一生平安。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