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2020-01-15 14:16来源:据说娱乐 分类: 八卦收藏

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有这么一部小成本电影,一经上映就获得了“观众最喜爱影片奖”。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极度推荐,还将有望拿下奥斯卡提名。主演奥卡菲娜(本名林家珍)更是凭借实力演技,成为首位获得的金球奖影后的亚裔演员。


它就是由华裔导演王子逸执导的电影——《别告诉她》。影片灵感来自于导演的真实经历:2013年,王子逸的奶奶诊断出癌症。所以,面对奶奶的癌症事实,说还是不说?


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亲人的离世是每个人人生中必经的告别。影片通过“欺骗”,展现出了“谎言”背后不同文化的爱。其实,这也是一部属于我们所有人的电影。


爱的“谎言”VS直言相告,该如何选择?


故事发生在长春,从小生活在纽约的碧莉虽然中文不好,但一直与奶奶保持着联系,即使隔着太平洋,两人的感情也十分浓厚。


然而在某天晚上,碧莉的爸爸妈妈却告诉她,奶奶得了肺癌,时日不多。并且为了让奶奶在最后的日子里能过得开心一点,他们决定将奶奶的病情隐瞒,还假借举办婚礼让所有家人回家团圆。


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但从小受到美国教育的碧莉却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每个成年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被其他人来决定,即便是亲人。碧莉觉得奶奶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自主决定未来的生活。


于是,一场中西文化的冲突,一场关于爱的谎言的故事,在这个华人家庭中上演。


得知家人身患绝症,“善意的谎言”似乎是大部分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处理方式,然而在西方却更注重个体独立性和对人权的维护,病人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这是两种观念的差异性。


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正如这部影片的中文名《别告诉她》和它的英文名《The Farewell》一样,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又该怎样选择呢?


我们都是在一边成长,一边失去


对于影片来说,它所具有的深层意义并不只是“选择是否告诉”的问题,还有一个面对“失去”的问题。


我们从小就不可避免的经历着各种失去:心爱的玩具损坏,再怎么修补都没了原先的模样;每到毕业季,有多少人说了再见后,此生却再也不见了。


而随着我们的长大,才发现失去的还有家人,那种想见却再也见不到的痛,那种总会留下多多少少遗憾的痛,仿佛成了所有人共有的问题。不想面对,却无解。


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电影中,碧莉曾打电话问过妈妈:“我的老家在逝去,童年的回忆在逝去,爷爷已经逝去,现在奶奶也要逝去,为什么一切都在飞快的逝去呢?”


其实,人和人之间真的没有什么永远,一切都只是一场恰当好处而又‘有时限’的相逢。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失去,不断接受,又成为别人的失去的过程。唯一能够留下的,不过是那些独一无二的回忆,以及我们的血缘后代。


所以为什么中国人看重情感?因为那是唯一可以告诉这个世界,我们曾经来过的证明。


最后要的是“爱你”,怎样做不重要


看惯了生死离别后,已经到最后一个阶段的奶奶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豁达。


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电影中碧莉奶奶的角色,塑造的十分立体,她可以在生命最后,忍着身体的不适,对孙子的婚礼事宜进行事无巨细的处理,这是对亲情的疼爱。而在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时,又会叮嘱家人在她死后把她的骨灰撒进海里。


这个时候,无论是坦诚相告,还是继续隐瞒,都已经没了意义。因为对老人来说,她可以平静坦然面对所有事情。所以,在现实的人生里,不管是善意的“谎言”,还是直言相告,其实都不重要。


李安年度推荐影片值得反思:为什么我们总喜欢说“善意的谎言”?


重要的是,无论什么事情,一家人一同面对,乐观勇敢。这便是最大的爱,是彼此都可以参与的爱,也是可以去毫无保留表达的爱。


春节来临之际,关于“亲情与爱”又成了热议的话题。不如和家人一同看看这部亲情大片,也许你能找到些许答案。


(转自咪咕,侵删)

  

评论0条评论)

全部评论